党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院优秀学子系列访谈】叶秀芝:职院最美志愿者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3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个人简介

    叶秀芝,女,汉族,19921225日出生,2011年考取我院食品与环境工程系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在校期间,先后荣获院演讲比赛二等奖、三等奖、校园十大歌手三等奖、科技创新节三等奖、普通话大赛三等奖等奖项。2014年,荣获我国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人物事迹

    在初中的时候我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去一个偏远的地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别人做一些事情,叶秀芝平静的说。如今她真正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心里充满欢喜。从前就欢喜做这些事,小学初中会去跟学校组织的队伍去养老院给孤寡老人送些被子衣服,看到他们老去的脸会想到自己的外公外婆,会想要给他们温暖,会想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去关心他们,在意他们,甚至愿意使出浑身解数,只是想让他们的脸再笑起来。

    2013年深秋,叶秀芝通过食品与环境工程系团总支了解到了中国支教联盟这个组织,询问了很多澳门赌场支教的问题,随后递交支教申请书。等了接近两个月,年末还在实习的时候,她终于接到了联盟的面试通知。叶秀芝匆匆忙忙跑去见面试官,一路都在想着怎样把自己想去支教的想法传达给面试官,如果面试不成功,表现的不好被拒绝了该怎么办?对于自己在意的事情,她向来都十分紧张。所幸,面试很顺利。

    2014年元旦过后不久,接到联盟的通知,叶秀芝被分派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里。二月份来到维西,一下车一抬头,满满的湛蓝,像小时候常用的英雄牌的蓝墨水。半山腰处,只有小小的几间去年新翻修的房子,加上25个孩子和一个当地老师,却组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学校,这种景象一般只会在电视或新闻报纸上才看到,那是叶秀芝在现实中第一次这样近的接触到这样的场景。

     

     

    一开始,包括在家收拾行李出发之前,她都是极其紧张的。她害怕做出令人失望的事来,害怕自己能力不够,害怕孩子会不喜欢上自己的课,更害怕自己教不了他们什么,她心里是胆怯的。叶秀芝希望同学们知道,她想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和他们好好相处,做师生之外的朋友。

     

     

    因为属于山区,交通不是很便利,没有火车高铁,去外面几乎都是要坐很长时间的大巴客车,山路颠簸,往往视线飘出窗外就能看见车窗外的悬崖陡壁。加上孩子们的父母也大多都在附近的城镇打工或种地,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几乎都来源于电视。他们可能也随父母坐车出去过,可是山太大、太多,怎么走也走不出去,怎么走也都是在这海拔两千多米的巍峨壮阔的大山里。常常上课的时候正起劲,会有双黑瘦的小手举起来,轻轻地问叶秀芝各种问题。他们问“老师,大海是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学校后面的山那么大,它怎么来的?”“老师,你去过动物园吗?大象的鼻子真那么长吗?”云云。叶秀芝这个时候会停下讲课,搜肠刮肚的把接触过的所有相关信息挖出来好好整理成他们能听得懂的句子,慢慢讲给他们听。看着他们目不转睛、好奇又认真的样子,有的甚至眼神里还带着些崇拜,叶秀芝便会很开心甚至感动、自豪。

     

     

    有段时间,有两个一年级孩子总不写作业,叶秀芝对他们进行了很严厉的批评,让他们放学留校补写、各种“威逼利诱”,甚至叫来家长,都不起作用。她很着急也觉得难过。叶秀芝努力的想用各种办法帮助他们学习,然而无论如何努力,都收效甚微。山里的很多人尊重教育者,却轻视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可能这二三十年来都没出过大山。对他们来说,读书在这山里是没有多少用的。不识几个字的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他们,从十八、九岁结婚生子到如今,与大山作伴,与土地为伍,这些年不也过得很好吗。所以等他们的孩子长到十八、九岁也该走他们走过的路。那么如此的话,读书识字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