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滁州 >> 正文
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量的突破质的飞跃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作者:zsb     发布时间:2020-03-0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关闭】

1992年6月,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7年来,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集聚工商企业70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4余家;“中国十大创新力开发区”“国家级经开区相对竞争优势30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电)”等相继花开,在商务部2018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居全国第59位、全省第4位,成功迈入全省经开区第一方阵。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项目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抓质提量,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速提效 创新创优

加快实现量的突破

在总量上求突破,位次不断前移。“十三五”以来,滁州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在全市占比分别从2015年末的13.16%、10.60%、11.52%、31.03%,上升到2018年末的14.50%、14.18%、21.70%、47.28%,总量增幅分别达52%、88.5%、41%、131%。

在体量上求突破,产能不断释放。近三年,共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2个,协议总投资近1500亿元。2018年年末较2015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8个,总产值增幅67.4%。园区经营性收入增长740亿元,增幅102.8%。

在增量上求突破,动能不断优化。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园区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动能。惠科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57天,隆基乐叶光伏一期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为擦亮国家级经开区服务品牌,新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帮到底“四个一”帮办服务机制,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围墙外的事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同时,出台鼓励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在含量上求突破,活力不断迸发。搭建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高校(华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原创科技城等一批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引才引智提供源头活水。目前,园区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122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省级研发中心56个。2018年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总量、专利申报量、授权量、高企新增数均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均位于前列。

做强存量 调优增量